在米東區古牧地西路街道永興社區開展的垃圾分類宣傳進商圈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與商戶志愿者一起打掃衛生,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全媒體記者宋建華攝)
新疆網訊(全媒體記者賈夢妍 郭軍鴿 宋建華 牟敏 史傳芝 王磊)實行垃圾分類,對于提升群眾文明素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連日來,烏魯木齊市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積極融入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一盤棋”,在全市掀起一股垃圾分類風潮。
進景區
5月27日,天山區垃圾分類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走進國際大巴扎景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擴大宣傳覆蓋面,提升市民、游客垃圾分類意識。
工作人員在活動現場派發垃圾分類宣傳單、垃圾分類購物袋,向游客介紹如何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的意義,同時還以互動兌換禮品的形式,吸引眾多游客參加垃圾分類知識問答。
濟南游客李鳳民說,在景區學習垃圾分類非常有必要,這里游客多,產生的垃圾多,大家多學點,讓景區環境更好。
天山區垃圾分類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王俊偉說,他們連續深入到景區、學校、企業,擴大垃圾分類宣傳面,逐步提高全民垃圾分類的意識。
進社區
剛吃過早飯,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南河路社區居民杜曉宏就把滿滿一堆果皮紙屑進行分類,準備提到社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有了垃圾分類的意識,社區的環境衛生也好了不少。”說著,杜曉宏遇到了垃圾分類指導員在垃圾分類投放點前宣講。
從日常生活中的分類小技巧,到一些易錯易混的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垃圾分類指導員在現場手把手地教、面對面地講,讓居民直觀地分,更好地記。
“垃圾分類,需要大家共同參與。我和家人都會從自身做起,做好垃圾分類。”居民何紅軍說,社區有垃圾分類志愿者、垃圾分類指導員,不時開展各類宣講,大家這方面意識也越來越高,在扔垃圾時都會自覺分類。
在水磨溝區六道灣街道沁園社區,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組成宣講小分隊,向居民耐心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告訴居民如何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
居民黃虹雨說,自己已經養成了垃圾分類習慣,家里還擺放了垃圾分類桶。
沁園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峰說,通過懸掛展板等各種宣傳方式,居民逐步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后期宣講小分隊還將入戶宣傳,讓垃圾分類工作走進家家戶戶。
進學校
5月27日,高新區(新市區)南緯路街道錦江社區垃圾分類宣傳小分隊走進市第84小學,以垃圾分類小游戲、垃圾分類知識問答等方式向學生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寫過的草稿紙是什么垃圾?”“礦泉水瓶和紅牛飲料瓶是同一種垃圾嗎?”“鉛筆頭應該投進哪個顏色的垃圾桶?”來自錦江社區和秦鳳物業服務公司的垃圾分類指導員,以實物實景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市第84小學三年級(2)班學生陳挽瀾說,垃圾分類對垃圾的再利用有好處,能節約大量資源。“我們不光是在學校做好垃圾分類,還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好家庭垃圾分類。”
進家庭
“家里垃圾分類了吧?廚房垃圾、飲料瓶別扔一起……”5月27日,天山區新華南路街道團結西路社區干部木尼萬爾·阿布來提來到居民楊艷霞家中,發放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單,再次向她講解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怎么分類、分類后如何處理等相關問題。
“除了入戶面對面宣傳,我們也會在居民群里發布垃圾分類知識,幫助居民牢記如何區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引導居民群眾及廣大家庭積極參與,從自身做起,主動投身垃圾分類家庭實踐,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木尼萬爾·阿布來提說。
楊艷霞說,現在家人都有了垃圾分類意識,家里備了好幾個垃圾桶,扔不同的垃圾。
進商圈
連日來,米東區古牧地西路街道以社區為單位,針對古牧地西路商圈的商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活動。
社區工作隊員、志愿者來到商鋪和企業,為大家發放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手冊、溫馨告知等,同時講解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宣講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檢查了垃圾分類工作是否規范。
商戶劉曉江說,通過宣傳,自己對垃圾分類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要從自身做起做好垃圾分類,提高環保意識,同時帶動身邊商戶,大家攜手共同做好垃圾分類。
在達坂城區達坂城鎮古街上,達坂城區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局)聯合達坂城鎮達坂城社區,入商戶、進集市,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商戶馬小平說,垃圾分類是個久久為功的事,要從自己的小家、小店做起,學好垃圾分類知識,同時帶動身邊人一起學、一起分,漸漸養成習慣。